English

是文明进步的过错吗

2001-02-08 来源:光明日报 王玮 我有话说

在《简朴生活读本》这个令人充满期待的书名背后,是封底上“颠覆生活的经典之作”这样的介绍文字。

“本书教你如何颠覆你自己的生活,也颠覆你周围人的生活。”这段文字是从一位名叫麦克基本的先生为本书所作的序言中摘选出来的。尽管这样的宣传对本书的营销定有益处,但总令人感到意外和不快。因为“颠覆生活”这类招摇的字眼与《简朴生活读本》的境界已相去甚远。

但令人意外的还不只是这一点。

《简朴生活读本》的文章出自一本名叫《简朴》的杂志。这份杂志集合了一批排斥现代科技、渴望回归宁静、简朴生活方式的作者。他们痛感于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对于人类心灵的物役,宁愿选择徒步旅行、亲手耕种,渴望与家人和邻里分享劳动的愉悦,渴望恢复人与人的自然的交流。他们向往的是“屋前门廊和苹国树,还有愉快的老爹啜饮柠檬汁的场景”。

应该说,在今天这样一个崇尚物质的时代,渴望过一种更符合人性的、更有人情味的生活无可厚非。人类思想史上关于生命价值与生活意义的探寻具有永恒的魅力。但是,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种对于温馨平和、友爱关怀的向往,是建立在对于文明进步的极端排斥之上。书中的作者无一例外地以一种毅然决然的态度拒绝电脑、拒绝电视、拒绝汽车、甚至拒绝洗衣机,因为它使家人失去了共同洗衣的欢乐。

但是文明进步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它不会因某个人或某些人恋旧的挽歌而放慢自己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物质进步是以人类自身属性的某种退化或丧失作为代价的。当有了自行车后,步行就少了,当有了汽车后,骑车便少了。今天,当成千上万的人在运动场上感受人类征服极限的激动时,我们或许无法想象,在数千年前,先民们徒手赤足追逐搏杀动物时,他们究竟能表现出多大的能量。但我们还是要说,先人们不管耐力有多久、速度有多快、力量有多强,他们都不如今天的人们看得更远,也走得更远。

人类关于环境保护的思想,从卡逊夫人的《寂静的春天》算起,至今也已有近四十年了。这期间,环保的理念已从最初的消极环保发展到积极的环保,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可持续发展。在保护与发展的两难选择中,人类显示出了作为万物灵长的智慧和理性。《简朴生活读本》的作者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在《简朴生活读本》中,有许多像下面这样令人心动的文字:“坚持让全家人都参与。如果你不是在水龙头边洗衣服,那么你丈夫就该给你挑水,孩子们可以晾衣服和收衣服,每个人都可以把他们的脏衣服送到浸泡盆里,把干净衣服拿回自己的房间去。这样你的抱酬就会很丰厚:干净的衣服、清洁的环境和懂得分享责任的快乐的家人。”

就在一个星期前,我去给一位阿姨拜年。她的坐位旁边摆放着一台红外理疗器。因为手上的关节疼,她需要经常治疗。在她年轻的时候没有洗衣机,冬季经常要砸开水面的冰来洗涤衣物。长久而之,刺骨的寒冷就使她落下了这个毛病。听她讲述时我一直在想年幼时常见的人们河边洗衣的情景。就在不远的过去,中国的很多城镇都会有这样的画面。而这个时刻,面对阿姨关节凸显的双手和身边的红外理疗器,我曾有过的关于河边洗衣妇的浪漫田园遐思都显得矫情和虚幻。

所以,我们生活得是否有意义并不决定于现代科技,而决定于我们的心灵。

在《简朴生活读本》中,编者和出版者很精心地编选了一些山水田园诗和风光画以作为原书思想的补充。但是,田园诗与环保思想并不是一回事,尽管看起来它们的眉目相似。

山水田园诗是农业文明时代对于田园的赞美和向往,在这里,人与自然是和谐和统一的;而环保思想是工业文明时代,在人与自然分离之后的一种呼唤,这是一种充满了人与自然、人与机器、人与社会的深刻对立的现代思想。应该说,这种思想远比田园诗更为震撼人心。只是,在《简朴生活读本》里发言的这批人过于极端了,而极端的或者说偏执的思想与做法都蕴含着某种危险,不管是以环保的名义还是其他更为美丽动人的字眼。看来,麦克基本先生对于《简朴生活读本》中的文章有着更精准透彻的了悟,他的“颠覆生活”的评价或许说出了这批人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愿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